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阿拉善5月4日电题:并肩守边疆 内蒙古戍边夫妻的别样青春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一排砖房、两顶蒙古包,明晃晃的太阳能光板矗立在墙角,院子里一猫一狗嬉戏玩耍着……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汉扎德盖嘎查,有一所警务室,如果没有标识,和普通的农牧民家并无区别,这里有一对夫妻,默默守护着103公里的边境线。
图为夫妻俩每周升一次国旗。 旷靖 摄警务室里飘出了米香味,李文娜并不娴熟地切着洋葱,辣得她直掉眼泪。一旁的徐乃超见状,赶忙从妻子手里拿过刀切了起来。
李文娜笑了,她喜欢徐乃超的呵护与担当,也从未后悔几个月前二人同赴边疆,成为抵边警务室的一员。
两个月前,李文娜和丈夫徐乃超告别了城市生活,来到103公里的边境线上。
“3月10日,我们与解放军一同到边境线巡逻,第一次与距离国门这么近,心情无比激动,移民警察的责任感、使命感顿时油然而生。”李文娜说。
李文娜原是阿拉善左旗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的接警员,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妻子,她虽然享受着城市的繁华,却也承受着与丈夫长期分离的孤独。
徐乃超在边境工作了14年。从2020年谈恋爱到2021年结婚,他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60天。
2022年,阿拉善盟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阿拉善左旗边境地区组建抵边警务室,徐乃超第一个报了名。
对于丈夫的这个决定,当时的李文娜有些伤感,尽管她敬佩丈夫的事业心,可这样一来二人见面机会更少了。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徐乃超动员妻子。在深思熟虑两天后,李文娜决定和丈夫一起去。
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徐乃超既激动又愧疚。“这份工作即使我不去,别人也会去,那里远离城市,会很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且农牧区很荒凉,生活条件也很差,喝瓶饮料、吃根雪糕都不方便,你可以吗?”丈夫的坦诚让李文娜很踏实,她眼里噙着泪花使劲地点了点头。
李文娜向阿拉善左旗公安局党委递交了申请,经过两家单位协调,内蒙古首家“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成立。
图为内蒙古首家戍边夫妻警务室。 旷靖 摄3月,乍暖还寒。知道徐乃超夫妇要来,邻居恩图格日勒大哥提前就点起了锅炉,让警务室暖和些。
恩图格日勒是一名居边护边堡垒户,也是警务室唯一的邻居。得知徐乃超夫妇不太会做面食,他时常将自己家做的饺子、油饼拿给他们吃。很快,李文娜也融入了淳朴的牧区环境中。
为与群众建立联系,初来乍到的徐乃超夫妇需要对3148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和103公里的边境线踏查走访,熟悉管辖区里的一切事务。
这里除了用水困难,仅有的风力发电只够维持4个小时的夜晚照明,而通讯只能靠信号扩大器,勉强维持手机的基本通话。
距离警务室20多公里的牧民焦多文今年已年过花甲,徐乃超夫妇时常去探望,并帮助老人干些农活。
图为夫妻俩帮牧民给羊羔喂奶。 赵晓华 摄3月的一场沙尘暴席卷着戈壁滩,徐乃超夫妇在警务室戴上口罩也呛得不行。这时焦多文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羊还未归圈,很担心走丢,夫妻俩立即跳上警车前往救援。
经过寻找,羊群都卧在一处山坳里,四处散开,“咩咩”地叫个不停,肆虐的大风刮起漫天黄沙,让人睁不开眼,更别说受了惊吓的羊,更是赖在原地一动不动。
对于这一点,徐乃超很有经验,他用力拍打着每只羊,同妻子与前来支援的民众一起顶着沙尘暴将羊群驱赶回羊圈。
随叫随到的救助,李文娜同样深有感触。
图为李文娜为老额吉输氧。 旷靖 摄一天,一位老人生病了,连日的风沙天气让老人心悸气短。听到这个情况后,李文娜夫妇俩带着警务室一些药品和氧气包赶往老人家。
医学院毕业的李文娜虽然从警,但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派上了用场。她娴熟地帮老人插上氧气管,老人吸了氧舒服了很多,一行热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老人一辈子没有走出戈壁,不会讲汉语,我们又听不懂蒙语,当老人拉着我的手,流下了眼泪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李文娜说。
两个月来,夫妻俩每天都体会着戍边工作的乐趣和充实,他们还救助了一只腿有残疾的大型贵宾犬,取名“李富贵”,和他们的猫“徐崽崽”一同成为生活中的陪伴。
谈及未来,徐乃超说想开个超市,办一个快递点,为当地农牧民解决生活物资运输难的问题。(完)
【编辑:黄钰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