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扎根甘肃高校课堂:“智”“技”结合让传统手艺历久弥新-k8体育

  中新网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刘玉桃 高莹)“不同于民间传承,我们不仅要把制作唐卡流程教给学生,同时开设文创课程和理论课程,比方说中华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课程。”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唐卡课专职教师扎西当知说,这样不仅让学生传承这门技艺,同时还可以延伸和创新,通过文创产品,让高高在上的非遗走进人们生活,从而得到更好传承。

  走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唐卡课堂,墙上挂满了老师、学生绘制的唐卡作品。色泽艳丽明亮、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鲜明。相比传统唐卡,学生创作唐卡融入兰州五泉山、中山桥风景等现代元素,有一种别样风味。

  “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2个月完成,长则1年多时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学生石颖说,“我们现在制作都是较简单的唐卡,如果是传统唐卡,绘制要求非常严苛、程序极为复杂,短则半年完成,长则可能需要十余年。”

图为学生绘制唐卡。 九美旦增 摄 图为学生绘制唐卡。 九美旦增 摄

  学了4年唐卡的石颖,从中职时就开始学习唐卡绘制,从最初的稚嫩到现在的娴熟,不仅在技艺上有了很大提升,还系统学习唐卡的起源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更深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美术修养。

  “现在我的技艺水平一般,尤其在构图方面,欠缺很多,比如人物头身比例总拿捏不准,功夫不到位,还需大量练习。”石颖说,“我很喜欢唐卡,毕业后不会忙于工作,想继续深造,将来自己学有所成,开个工作室,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是甘肃省第一家以“非遗”命名的二级学院。现设有工艺美术品设计、产品艺术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文物修复与保护、石窟寺保护技术五个专业。其中,学院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给予大力支持。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杜军表示,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聘请了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20多名。学校还建有敦煌彩塑、洮砚、唐卡、剪纸、彩陶、木雕、葫芦雕刻、古籍修复、版画、书画装裱10个大师工坊。

  “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专业的教师、固定的场所,学生不仅学习传统技艺,同时学习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智、技结合让传统手艺历久弥新。”杜军说,同时学校给予非遗传承人经济保障,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将自己技艺传授给孩子们。

  目前,非遗学院建成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室、首饰设计实训室、文物修复基础实验室和文物修复检测实验室等实训基地。学院已获批为古籍修复技艺省级传习所、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年获批成立陶器制作传承创新工坊和洮砚雕刻传承创新工坊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坊。

  近年来,该校通过联合传承大师、企业、行业、社会与学院一道,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形成甘肃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开发的工作合力,对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传播和合理利用。同时探索整合甘肃非遗项目,开展宣传、交流、体验活动,让中小学生、社会、企业、消费者了解、认识传统工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完)

【编辑:房家梁】

(作者:房家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