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美丽乡村春常在-k8体育

  【新春走基层】美丽乡村春常在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浓浓的年味还未消散,春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在江淮大地,从淮北平原到江南水乡,从大别山到皖南山区,广袤的乡村已掀起了春耕备耕热潮。这是我省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一环,乡村振兴是我国今后“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后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们必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江淮大地绿水青山春常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必须聚集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奋力推动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余晓林)

  产业兴旺民更富

  立春以来,气温不断回升。春节期间,很多村民在欢度春节的同时,不负春光、抢抓农时,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在庐江县泥河镇竹园村的芦笋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钢架温室大棚整齐划一。走进大棚,只见松软的地面上一根根芦笋破土而出。工人们沿着田垄忙着除草、掐尖,一派繁忙的景象。

  基地负责人夏伟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笑着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他先后在泥河镇竹园村、盔头村流转了330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大棚芦笋等。“你瞧,这些芦笋春节期间采收上市,销售很火。”据介绍,芦笋营养价值很高,享有“蔬菜之王”美称。这些年,芦笋端上了寻常百姓餐桌,芦笋种植也成了朝阳产业。1亩大棚芦笋年收益在3万元左右。芦笋种植基地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吸纳村民务工等,带动村民在产业链上增收。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张先柏乐呵呵地说:“我和妻子常年在基地打工,年收入5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比外出务工省心多了。”

  一旁的竹园村刘庄组村民占兆芝接过话茬说:“在基地干活离家近,每天下班可以回家照顾家里,收入也不错,我们很知足。”

  占兆芝是村里的脱贫户,丈夫早年查出患了胃癌,为给丈夫治病,家里多方举债,一贫如洗。为了让占兆芝一家甩掉贫困“帽子”,村里安排她来芦笋基地务工,开启了就近就业、稳定脱贫之路。“如果不是在基地打工,日子真不知怎么过呢。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竹园村杨园组村民王义权也是芦笋基地的受益者之一,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自从有了芦笋基地,我就把家里的8亩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仅收取土地租金就有4000多元,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据竹园村党委书记许克云介绍,近年来,竹园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大棚芦笋等特色种植项目,盘活山区坡地资源,激活了山村经济。许克云算了一笔账:仅芦笋种植一项,农户地租收入每年超过160万元,村民劳务收入一年近9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6.5万元,芦笋种植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芦笋种植只是泥河镇培育特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泥河镇,先后建起了胜岗村花果山生态草莓种植基地、洋河村海神酒业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等,土地集中流转,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呈现蓬勃发展生机。

  据泥河镇党委委员鲍明旭介绍,近年来,泥河镇通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全镇已有油茶、蓝莓、猕猴桃、食用玫瑰等10多个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实现了乡村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本网通讯员 赵德斌 徐梅生 本网记者 沈建平)

  生态宜居乡村美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来安县汊河镇相官村,只见村道两旁高大的行道树迎风耸立,一栋栋红顶白墙的农家小楼坐落在绿色的树林之中,美丽的山村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乡村大舞台上,阿姨们在纵情舞蹈,旁边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奔跑嬉闹。

  相官村原本是来安县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依托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一方面促进劳务输出,推进就业扶贫。如今,当地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该村已整村出列,又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陆续投入3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住宅256套,不少村民已喜迁新居。

  村民住上了楼房,但过去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仍一时难以改变,如随手扔垃圾,道路两边堆放草垛,楼房前后还保留着露天旱厕。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自2017年开始,该村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民生工程。

  村党总支书记张家祥告诉记者:“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村民过上很好的生活,让乡村成为大家的幸福家园。”此后,村里新建了污水处理站,铺设了地下污水管网,村里的旱厕全部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天然气也通到了家家户户,开关一拧就能烧饭,既干净又方便,当地村民也自觉拆除大锅灶,清理门前屋后的杂草堆,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改善生态环境,村里还先后投入100余万元栽花种树,力争做到“村民开门见绿、村庄四季有花”。过去,由于村民没有垃圾入桶的习惯,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2019年,来安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相官村也给每家每户分发了分类垃圾桶,由村民完成分类后,再由保洁员上门收集。

  “刚开始,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真不买账。长年累月形成的生活习惯,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让大家积极参与村居环境整治,村里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发动党员干部上门宣传,带头示范,通过评选文明户、设置红黑榜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张家祥说。

  看着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除了完成垃圾分类、房前屋后清洁等“规定动作”外,很多村民还搞起了“自选动作”,美化自家庭院。村民毛小石在自家门口建起了小花园,四季有花,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年来,来安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围绕生态宜居乡村美的目标,投入2.03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1亿元, 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画、一线一风景”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本网通讯员 苗竹欣 本网记者 齐振江)

  文化下乡闹新春

  “送春联啦!乡亲们都来拿春联吧!”春节前夕,在广德市卢村乡丁冲村文化礼堂里,一副副墨香四溢的大红春联透着浓浓年味。铺开红纸、挥毫泼墨,伴随着书法家们的笔走龙蛇,一副副“蘸”满祝福的对联便新鲜出炉了。“老师们写的春联特别漂亮!回家就张贴起来!”拿到春联的村民们喜滋滋地竖起大拇指。

  除了把春联免费送给附近的村民外,卢湖书画协会的书法家们还多写了10副春联,这些是专门送给该乡唐流村幸福院的孤寡老人的。当天下午,卢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就来到幸福院,给老人们送春联、送慰问品。瞧见熟悉的面孔后,朱太华老人赶紧起身,亲切地迎了上去。接过志愿者们递上的春联,她更是喜上眉梢。

  文化下基层,暖心过大年。连日来,广德市以“文明健康 欢乐平安”为主题,开展了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给广大群众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2月4日,走进广德市柏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们正忙着打包“新春暖心包”。“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在外地的党员群众决定就地过年,我们为他们寄去一份‘春节暖心包’。”柏垫镇机关工会主席何盛益告诉记者,里面有一封慰问信、一份防疫物资、一副新春对联和一份家乡味道的土特产。

  欢乐过大年,线上看春晚。2月6日,2021年安徽省乡村春晚广德市邱村镇赵村田之润专场圆满完成录制。今年的“村晚”首次以线下录制、线上展播的形式呈现,在春节期间上线展播。据了解,今年广德市乡村春晚录制的节目是从20多个文艺节目中选出的13个优秀作品,既有《大美广德》《为你歌唱》等喜庆热闹的歌曲和舞蹈,也有《鹬蚌相争》等非遗展演。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节目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禁燃禁放、文明创建等主题,既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达到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效果。

  “要让广大群众开开心心过一个‘文化年’!”广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通过举办“新年送你一本书——留言点赞赠书”“线上灯谜竞猜”等系列活动,把文化产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

  文明之风盛行,沁润百姓心田。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本网通讯员 陈政 本网记者 沈荟)

  乡村治理促和谐

  “没有鞭炮响,今晚睡得香。”春节期间,在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刘各村,记者看到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外墙上挂着这样的宣传标语。“今年春节,镇里要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我要挨家挨户通知。”该村“邻长”梁小威趁着串门和邻居们拉起了家常,顺便询问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有没有做核酸检测。

  “作为一名小小的‘邻长’,我不仅要及时传达镇村的各种通知和相关政策,如防控疫情、医保社保等,还要把乡亲们遇到的困难上报给镇村有关部门,调解村民矛盾纠纷。”30岁出头的梁小威“分管”18户邻居,大家有什么事情都能和他说,然后由他向上级汇报后予以解决。

  据了解,魏岗镇在谯城区统一部署下实行“邻长制”,将行政村范围内划分若干“片”区域,片内以10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划分成“组”,组内以居住邻近的10~20户居民划分为“邻”。片长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或社区其他专职干部担任,组长由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乡贤等担任,“邻长”则由热心公益的党员或普通居民担任。

  “有问题,找‘邻长’。‘邻长’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据该镇组织委员张宇豪介绍,截至目前,魏岗镇已形成周密、精细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其中片长144人、组长216人、“邻长”877人,覆盖居民49083人,达到全员、全域、全覆盖。“我镇在各村、社区设立‘三长’公示图、‘邻长’联系卡等,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既方便了群众联系,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张宇豪补充说,“邻长制”组织体系建设,真正把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群众身边,为加强疫情防控、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调解邻里矛盾提供保障。

  在该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调解员孟广华几天前刚刚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腊月二十六,我镇一家企业的员工下班骑电动车带孩子回家,路上孩子的腿被后方的三轮车撞成骨折。双方因医疗费用等赔付问题产生纠纷,我多次进行劝解,最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孟广华说。

  “镇里的调解室共有10名调解员,每村设置3名调解员,由老党员、老村干等组成。他们虽已退休,但威望高、人缘好,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感召力,遇到矛盾纠纷,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争执的双方面上消气、心里服气。”据该镇党委书记赵伟介绍,近年来,该镇通过实施平安魏岗建设,推进“邻长制”基层治理体系,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同时,把法治、德治和自治相融合,打造人民调解员和公安民警联合调处的工作机制,既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又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本网记者 孙海涛 本网通讯员 师心魁) 【编辑:朱延静】

(作者:朱延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